为什么保健品企业必然“行骗”?

[复制链接]
查看: 184|回复: 9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发表于 2021-1-1 2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您:未获得智伍应用正式版的授权,部分功能受到影响!



尊敬的用户,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安装智伍应用旗下的产品,为了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云采集已经开始按天收费,建议购买200天,免费赠送400天,一共600天,平均每天仅需1.67元。


向用户收费是为了给用户更可靠的保障和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产品的正常运作、不断研发和改进,希望各位用户能够理解和支持。



购买正式版授权请打开下面的网址自助购买:
www.zhiwu55.com/authorization/buy_end_time.php?hzw_appid=9A8E4148CA303E563C85CDA0B7C6508D



购买之后,自动开通正式版授权,新采集的内容不会再出现未购买授权的提示信息,同时智伍应用旗下所有含云采集功能的产品,都无需再次购买云采集的正式版授权,即云采集的授权可以在智伍应用的各个产品那里通用!


如果您已经购买了正式版,还是会出现未购买授权的提示,或者有其它问题,请联系智伍应用官方在线客服QQ/微信:2085244671




在中国,如果你告诉别人“我是做保健品的”,这几乎是最抬不起头的工作,因为对方本能地就会把你当骗子。这个行业的名声居然差到这个程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确实是骗子。
中国的保健食食品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像维生素、钙、蛋白粉这样的营养素补充剂,这类产品也要夸大宣传才能卖出去,比如说蛋白粉,本来通过正常饮食也能补充,但推销员不告诉你,反而说东西非常重要,一定要尽量多吃,而且他们的蛋白粉才是最好的。不过,因为营养素补充剂相对来说是个很清晰的概念,缺啥补啥,而且竞品丰富,总体上“行骗”要程度逊色一些。
另一类保健食品则是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这些产品才是保健品的“深坑”,比如人参口服液、鹿茸软胶囊、破壁灵芝孢子粉、阿胶口服液之类;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所谓的现代科技产品,比如海参粉、海参多糖、甲壳质、壳寡糖之类,这类产品混杂了中医和高科技的双重概念。还有些只是食品,但因为有大量中药材属于“药食同源”品种,也可以加入食品中,这些东西也成了老百姓心中的“保健品”,有代表性的还是阿胶产品。这些产品,可以99%都要靠骗才能卖出去。
本文说的“行骗”,用行话来说是“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为了行文方便,我姑且用“行骗”来代替。
我要说这些产品必然行骗,业内专家、监管部门一百个不同意,而且会解释说,“虚假宣传”的往往是没有批号的“不正规厂家”,正规厂家不会这么做。
专家这么说的理由是拿到保健食品批号的厂家,按照审定的功能宣称进行宣传就行,而那些没有批号的食品,确实会偷偷宣称功能功效,当然是违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不谈保健食品的“功能审定”有多少水分(后面再细说),就先假定这些获得批号的保健食品确实都是“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毕竟已经获得了审批,问题在于,他们会老老实实按照审批的那个功能进行宣传吗?
答案是不会,而且是必然不会。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市场经济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正规”保健食品都可以做哪些功能宣称。按照目前仍然有效的功能目录,有27种。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各部门共批准了16000个保健食品的注册号,实际投入生产的大概有9000个左右,附一个截至2016年6月的功能分布统计(包括了营养素补充剂):



功能分布统计部分截图

从表里可以看出,增强免疫力占了1/4,再加上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这三类占了半壁江山,其它还有改善睡眠、减肥、改善营养性贫血等也是投入生产比较多的种类。
那么,为什么这些产品会“行骗”呢?
它们就按审批的功能来宣传不就行了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关键是如实宣称卖得出去吗?基本卖不出去。
第一,如实宣称不越界的话,这些产品根本不符合潜在消费者的心理。
要知道,这些产品少则100多元一盒(瓶),保健品没有“疗程”的说法,就按最少吃三个月来算,少则七八百元,多则两三千,更高的就没谱了。
举例:




淘宝某产品截图

这是某品牌的所谓虫草胶囊,正规有蓝帽的产品,它允许的功能声称为“提高免疫力”,198元80粒,吃3个月的话需要大约2200元。花2200元,你就告诉消费者它只能“提高免疫力”?
啥叫“提高免疫力”?太抽象了,消费者根本get不到那个点。为了能让消费者相信他花的钱是值的,客服(推销人员)必须进一步解释,比如说提高免疫力后,你就不会感冒了,也不太会得心血管疾病了,这想象的空间就很大了。
实际上,在有“虫草”为配料的“保健品”中,卖200块一盒算价格低的,价格高的可参考名动一时的“极草”含片。如果这种保健品敢卖你几千上万元,那推销员一定得声称它能“抗癌”,否则怎么打动消费者?
“缓解体力疲劳”类的保健食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常人都知道“吃好饭睡好觉”也能缓解疲劳,凭什么要吃几百上千的保健品?所以,这类产品也一定会夸大宣传,比如,把缓解体力疲劳上扩展到“壮阳”。
第二点,如果保健食品都如实宣称,根本卖不过竞品。
保健食品的竞品是什么?你以为是相同原料的同类保健食品?其实不是,它的竞争更多是食品、药品、中药材,后面这些对手才是要命的。
为什么食品可以是竞品?因为卫计委除了发布过“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还发布过“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业内称它们为药食两用名单),虽然这两个名单重合的中药不多(人参、阿胶等是重合的),但既然中药可以用于食品中,那么,当然就会有人借此打擦边球,宣称功效——这样做虽然是违规的,但比比皆是。
给大家开个眼界:






权健产品截图

这是权健的一款饮品(没有保健食品批号),能把韭菜苗及一干水果、蔬菜汁卖到538元一盒(淘宝最低价193元),用常识想想,它能不宣称功效吗?它会宣称什么功效,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像这样的“食品”还有不少,众所周知的一类是含阿胶的产品,就不再做截图了,如果食品都敢宣称,保健食品能老实吗?
面对食品的不公平竞争,保健品企业还是有说辞的,就说它们是食品,无功效,大不了就向监管部门举报,但更艰难的是要面对药品、中药材的竞争。
保健食品本来面向的就是“特殊人群”,这些人群当然都是“有所求”,要么想药到病除,要么想延年益寿,要么想解决“难言之隐”,很少有“没事吃着玩”的。那么,他们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实际上是有多种方案,包括按正常的方式,吃好睡好锻炼身体,还有选择就医,遵照医瞩服用正规药品;还有去中药店看中医,甚至自行购买中药材,做“药膳”自己调理。
从法律上来说,虽然保健食品是能够使用中药材为原料的——国产的保健品大部分都以中药材为原料,但从法律上来说用了中药材却不能声称治病,这种事,专家能解释,老百姓绝对想不通。
无论如何,潜在的消费者是有多种方案可选的,相对来说,保健食品的优势是获得和服用都很方便,不用上医院,也不用配药煎药。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保健食品没有预防和治疗任何疾病的功效,喂到他嘴边他也不会吃,何况这些保健食品价格不匪,比药品、中药材还贵。所以,保健食品要想卖出去,不仅要宣称功能,还要宣称医院都办不到的功能,这样才好使。
继续举例子:



这是淘宝上在卖的“辅助降血脂”的保健食品,最便宜的一种,369元能吃3个月,权健也有一款“辅助降血脂”的产品叫“银荷片”,300元一瓶,吃2个月。
然而,使用降血脂药物也不过一两百元每月,降糖的胰岛素是一百多元每月,“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品跟治疗的药品价格一样,甚至还更贵。而且,这些保健品只有“辅助”功能,吃保健品时药不能停。那么,消费者到底图啥?
所以,这些保健品一定会宣称点“狠的”,比如说吃了多少疗程后,就可以“根治”,或者说有更多功效,在上述权健产品的非官方宣传页上,就宣称这款产品能防止中风、美容、延缓衰老。
再来看看保健品中的另一大类:补血产品。



如你所知,这些产品大多以阿胶为噱头。实际上,这些产品的配料表中不仅有阿胶、黄芪等中药,还有富马酸亚铁。考验大家智商的时候到了,假如靠这些中药就能补血,为啥还要加铁剂?假如靠铁剂就能补血,为何还要加中药?难道中药材不要钱?



当然不是,这个胶囊每100克有0.42g的铁,50g是蛋白质;而如果购买作为药品的富马酸亚铁胶囊(只加了淀粉),24粒才16块钱。
所以,中药+铁剂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铁剂负责效果,中药负责利润。
总体说来,保健食品从功能上来说就定位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短期不能填饱肚子,长远来说不能防病治病,而且往往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这就决定了其性价比极低。这样的产品,其目标客户只能是那些不差钱、不关注性价比的人,比如富裕人群,但富裕的人本来就是基数就小,而且从营销上来说获客成本很高,如果只卖给他们,没哪家企业活得下去。从市场来说,确实也没有哪家保健品企业只把它们当目标客户。
从产品属性上来说,很多国产保健食品都添加了中药材,这既是“保健品”的悠久历史,也是其致命弱点。中药材在药店里是药,为啥在保健食品里就不是药了?如果不宣称同等的治疗效果,保健品怎么卖得过作为“补品”的中药?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保健食品一定要添加几例“名贵中药”呢?难道不加这些药就不行吗?答案很简单,为了好营销。
所以说,保健品企业“欺骗”消费者,恐怕不是主观想不想,而是不得不这么做。2011年,我曾经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去参观调研过一圈保健品企业,很多企业负责人都怀抱“产业报国”“服务人民健康”的美好愿望,但实际运营中必定要“夸大宣传”,必定要搞会销洗脑。聪明点的做法就是对外宣传资料中要守法(可以打擦边球),但推销员私下该怎么吹就怎么吹。
以上所论,还只是假定中国的保健食品功能宣称是有依据的,实际上这个“假定”也基本靠不住。这从中国保健食品企业发展的历史就能看出来,这个行业是典型的“先上车再买票”,比如曾经大名鼎鼎的延生护宝液、太阳神口服液、中华鳖精等,当初说它有效,都是基于中医的理论,不存在什么严谨的实验证据支撑。
为什么保健食品中“提高免疫力”这个类别的产品最多?因为“提高免疫力”容易跟中药衔接,而且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再往深处想想,“提高免疫力”从临床实验上能证明它吗?用什么指标来证明?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个功能评价出来也没多少科学性可言。
中国的保健品中曾经还有“抑制肿瘤”这个功能类别(实际上市场上没有这个产品),可见其荒谬程度。
可以说,目前在市场上卖的保健食品,其功效大部分都没有严谨的临床证据可言,有些只有很初级的证据,完全不能推导到人身上。
有些则不仅没有科学证据,还明显违背科学常识。比如,保健食品有一类是“减肥”产品,目前获得批文的有近400种——比如作为广告大户的某某减肥茶,国际医药巨头耗费多少年也研发不出一款减肥药,而中国随随便便就整了近400种,真是太牛逼了。这些所谓的减肥产品,配方中往往有泄药,消费者吃了拉肚子,短时间内体重确实轻了,但这种减肥方式不仅不“保健”,反而有害健康。



某品牌减肥茶的配料表

保健食品还有一类是通便产品,其配方一般是加了蒽醌类的中药,例如大黄、芦荟、决明子、番泻叶等,所谓通便,它不是真正改善了肠道功能,而是靠这些药物刺激肠道细胞“打开门户”,长期吃会对肠道造成损伤。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和病例已经非常多,但仍然撼动不了这类“保健食品”。可以说,这类保健食品不仅是骗钱,还危害你的健康。
对于保健食品乱象,社会上抱怨很多年了。相关部门从2002年就开始搞各种专项整治,到目前已经“整治”了16年,结果是行业边整治边壮大,虚假宣传一如既往的离谱。根据2014年媒体报道,“国家食药监总局严打保健食品违法行为,5个月立案上万起”,上万起啊,可见这个行业荒谬到了什么程度。2014年严打完,【*****智伍应用提示您:未购买正式版授权,功能受到影响!!请根据最上面的引导提示,自助购买正式版授权,自动开通!!在线客服微信:ccccyyyy4444,官方网站:zhiwu55.com*****】
如果没有整个医药健康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中国的保健食品再整治30年,也还是夸大和虚假宣传泛滥成灾。
道理太简单,哪个保健品企业要是老老实实做宣称,市场竞争中就已经先倒下了。
最近两年,监管部门开始推进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科学化”进程,比如要求所有保健食品都要做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要搞清楚成分和作用机理,将来还要搞清楚量效关系,工作已经部署下去。
这项工作当然很好,但它只能解决保健食品“功能宣称”的真实性问题,无法解决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的问题。如前所述,夸大和虚假宣传更多是外部环境问题,是由目标客户群和市场竞争决定的,不是光保健食品企业守法就行的。
即使想让这些保健食品完成“科学的功能评价”,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目前,有批文的保健食品行业产值就有4000亿,从业人员约600多万人,它们大多数原本是没有临床证据的,现在要证据,这不是要它们的命吗?
或许,这本就是一个不该出现的行业。
引用资料:钟文杰等,保健食品注册及消费市场现状分析,2016,11,中国药事
-完-

文 | 洪广玉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是瞎扯淡,为啥每次整顿保健品行业。出事的都是国产品牌?长脑子都知道!中国南北极科考队为啥携带安利的营养补充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好文章,值得我们去阅读理解,下次有关这类的文章值得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写的,扯他妈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中草药有疗效的吗?还以为跟狂犬病疫苗造假差不多呢!到太平间一样还分中西医是吧?长生玩了多久?中草药玩了多久?都是商业头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今晚报报导中草药制作过程用硫磺福尔马林染料及各种化学化肥杀虫剂用尽一切办法种出来:沒有检测直接出售丶有人服用一个时期后、却起到相反的效果中毒后被同医院西医确诊为帕金森并确定是服中药引起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名声就是被他们败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骗子”,但“骗子”们的产品确实是有执照的 陈再雨露姬 2019-10-20 这意含,达不到“保健”效果的,服用者有权利要求并取得赔偿 陈再雨露姬 2019-10-20 “保健品”,这个名义,【*****智伍应用提示您:未购买正式版授权,功能受到影响!!请根据最上面的引导提示,自助购买正式版授权,自动开通!!在线客服微信:ccccyyyy4444,官方网站:zhiwu55.com*****】,这是符合法理逻辑的 陈再雨露姬 201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1: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还是不作为搞得,有时候真是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万

主题

38万

帖子

1030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0514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2: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国家不管的,如果管,ccav就会滚屏报道,中小学就会普及,并且让小学生告知其家属,然而,并没有这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Copyright   ©2015-2016  蒙特利尔精英网-新加园  技术支持:金子路传媒